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沅君 谭芳 通讯员 戴喻意
在湘中腹地涟源市桥头河镇,一架架腾空的飞机正划出湖南低空经济的新航迹。
2024年,娄底桥头河机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:安全飞行2177.2小时,运行量在通用机场中位居全省第一、中南六省第二。这座年轻的机场,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从“新生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
从“零”到“领跑”:安全飞行的硬核答卷
2024年1月10日,当民航部门将机场使用许可证交到娄底通航公司负责人手中时,娄底桥头河机场便按下“加速键”:全年安全运行355天,保障飞行308天,驻场航空器9架,训练飞行超1664小时,体验飞行317.6小时……这一组组数据,体现了建成即运营的“娄底速度”。
安全是生命线,更是竞争力。娄底桥头河机场系我市首个机场项目,由娄底市城发集团投资建设,娄底通航公司负责运营管理,通过“空管-机场-航司”三级运行指挥体系,在开航首年便实现全年飞行安全零事故。
“低空+”破局:从单一培训到多元业态
如果说飞行量是“面子”,那么业态创新则是娄底桥头河机场的“里子”。2024年9月,一场别开生面的航空研学活动在机场举行,3000余名学生通过模拟驾驶、航模制作触摸“飞行梦”。
“我们已与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、湖南寰宇职业技术学校等大中专院校共建产业实习基地,未来将打造‘教育、培训、就业’全链条。”娄底通航公司总经理易新年表示。
娄底桥头河机场是应急救援的“娄底担当”。作为湖南省航空应急救援桥头河基地,这里2024年保障日常训练、森林巡防飞行168.1小时,多次完成新化、冷水江等地森林山火巡查、灭火作业,参与岳阳华容溃堤、郴州资兴山体滑坡等跨区域救援,成为守护群众安全的“空中堡垒”。
随着娄底桥头河机场至湄江风景区观光航线的开通,“娄底低空飞行已成寻常事”的游客感叹道出了文旅融合的新气象。
向“新”而行:低空经济的未来图景
从“全域低空开放示范机场”到“智能航空试飞基地机场”,这座承载娄底“飞天梦”的通用机场,紧扣市委、市政府提出的“六个机场”战略定位,以安全筑基、服务赋能、场景创新为三大抓手,加速构建特色低空经济生态圈,为湖南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注入强劲动能。
为力争实现“全域低空开放示范机场”,娄底桥头河机场将有效利用政策环境、空域条件、基础设施、自身资源等优势,着力打造低空标杆应用场景,为全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提供实践样板。
围绕“通航业态创新重点机场”定位,娄底桥头河机场持续探索“低空+教育”“低空+应急”“低空+文旅”“低空+物流”等多元业态,推动娄底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先试、集群发展。
娄底桥头河机场的快速发展,是我市抢抓低空经济机遇的一个缩影。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,这座机场正以独特的“娄底效率”,为湖南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。未来,随着更多业态的落地和完善,这座机场有望成为中部地区低空经济的新高地。